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-5月3日,国铁郑州局传来喜讯:五一假期首日,旅客发送量达到惊人的97.9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!这可不是小编瞎编的,数据来源可是官方公布的哦!同比增长17.2%,更厉害的是,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6.3%!这简直就是报复性出游的完美诠释啊!
先来感受下小编的亲身体验:五一当天,小编正坐在从北京开往郑州的高铁上,窗外景色飞速掠过,车厢里一片祥和,这速度,这氛围,妥妥的中国经济韧性的最佳体现!想想都觉得激动!
郑州东站单日客流量突破26万,这数字,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!洛阳龙门站的志愿者小张同学告诉小编,她接待的外省游客中,78%都是第一次体验-高铁+地铁+景区直通车-的无缝对接,这便捷程度,杠杠的!怪不得云台山景区单日门票收入突破2000万,看来,交通便利才是促进消费的关键啊!
郑州东站的管理那叫一个精细!清晨6:30首班车进站前,保洁团队就已经完成了对126部自动扶梯的消毒工作;正午时分,智能机器人用8种方言解答旅客的换乘问题;深夜23:45末班车离站后,检修人员立即对列车进行毫米级检测。
这效率,这服务,简直是把旅客宠上天了!交通部专家王教授都说了,郑州局的运力投放误差率控制在3%以内,这可是全球领先水平!
开封站外,空气中弥漫着羊肉炕馍的香味,让人垂涎欲滴!司机李师傅告诉小编,五一当天他往返清明上河园32趟,运送游客超过1500人次。
以前打车难的问题现在也解决了,网约车等候时间压缩到90秒,游客们可以有更多时间游玩,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!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,游客在开封的停留时间和人均消费都有了显著提升,这经济效益,看得见,摸得着!
有人可能会质疑,加开115列临客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?答案是:不会!郑州动车段的智能调度中心,3D可视化大屏实时监控着每组动车的运行状态,新式动车还能自动识别16种常见故障,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。
更重要的是,这些动车大部分都是国产的,带动了本地1800多家供应商的发展,这乘数效应,简直是太棒了!
上海游客陈先生给小编算了一笔账,高铁出行比自驾游省钱不少,省下来的钱还能升级住宿,这才是精打细算的旅行方式!携程数据也显示,河南景区周边高品质酒店预订量暴增,看来,大家越来越注重旅行品质了!经济学家李稻葵也说过,交通成本降低会促进体验型消费,这话说得真没错!
十年前,我们羡慕国外先进的交通枢纽,现在,郑州航空港站已经实现了飞机、高铁、城铁、地铁、公交的五维立体换乘,这速度,这效率,简直是赶超世界水平!洛阳地铁2号线与高铁站的无缝衔接,也让龙门石窟的游客数量大幅增加,高铁带来的便利,显而易见!
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那些默默奉献的铁路工人。
凌晨两点,郑州北编组站,年轻的机械师们还在辛勤工作,用先进的技术保障着铁路安全畅通。
技术进步的同时,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这才是中国高铁不断进步的动力!
未来,铁路出行会更加智能化,更加便捷化。
郑州-米-字型高铁网的建成,将形成一个覆盖4.5亿人口的-3小时经济圈-,这将对整个文旅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!
五一假期已经结束,但铁路客流依然居高不下,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从绿皮车到高铁,从人工检票到刷脸进站,这些变化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。
最后,小编想问一个问题:在高铁如此便捷的今天,你还会选择自驾游吗?
免责声明:本文的时间、过程、图片,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。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、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予以删除!
